ok138cn太阳集团古天乐党校第四期--陈鸿志谈十九大学习体会

发布者:宋昀宜发布时间:2017-12-01浏览次数:250

解读十九大经济信号 开创新时代新征程

2017年10月18日上午,习近平主席在京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十九大报告。本次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习近平同志在开头便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

十九大过后,我认真通读了十九大报告,被这份报告的分量所深深震撼,为其丰富、全面的内涵和思想所吸引,为其透露出的自信与大国担当所感染。这份报告,为今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指明了方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点亮了前行的明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制定了宏伟目标和明确规划。

作为一名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我重点阅读了十九大报告中与经济建设相关的部分。接下来我想谈谈我的体会。

在过去的工作中,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端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细数近年来发展成就:高铁产业、“一带一路”建设、天宫蛟龙等重大科技成果、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不断健全……数不胜数。

站在新起点上,我们要对经济建设充满信心。但同时,我觉得更重要的居安思危,发现其中的问题,深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因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相互交融、相互影响、难舍难分,某一方面的变动有可能对另一方面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全方位推进改革,才不会顾此失彼,才不会再产生巨大漏洞。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是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的方针政策为引导,通过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辅”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再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我们逐渐认清和认同了市场机制的重要作用,同时也绝不会忽略政府在宏观调控方面的作用。

在大力发展生产,一心一意搞建设的过程中,由于我国经济基础薄弱,起步较晚,生产力水平较低,因此在建国之初优先发展重工业,发展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大量基建投资、政府土地财政等措施,追求GDP高速增长,使GDP增速常年保持在两位数的水平,创造了发展奇迹。然而这种粗放型发展方式只注重GDP增长,而忽略了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污染问题,导致许多地方形成严重污染,对人体产生危害。近年来,资源环境问题日益凸显,集中爆发,给全国人民造成了困惑和恐慌。

经历了持续十几年的两位数高速增长阶段后,2014年我国GDP增速跌落至8.19%,2016年跌至罕见的6.8%,自此中国经济增速与高速增长模式告别。GDP增速变化的背后,是我国面临的严峻的经济隐患与挑战。这要求我们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破除阻碍一切发展自由市场的障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近年来,房价问题、国企改革问题饱受诟病,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人们对幸福感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寻找一条新的经济发展道路已迫在眉睫。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他强调:“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毫不夸张的说,这段话提纲挈领、直击要害,几乎涵盖了我国今后经济发展的目标走向、战略框架、发展理念和基本格局。接下来,习近平总书记又从六个方面分别阐述了我国未来五年的着力点和发展目标、举措。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提出很长一段时间。“三去一降一补”即去库存、去杠杆、去产能、降成本、补短板,寥寥数语,但真正实施起来十分困难。他提到,要加快建设制造业强国,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可见,我国要适应现代科技发展趋势,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国制造2025中勇立潮头,把握好发展机遇。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创新发展,建设知识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提高劳动者素质,有利于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回顾美国发展历程,从一个由13个州组成的松散联盟到世界霸主,正是因为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及第三次科技革命,将美国经济推向高峰。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在国企改革方面,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阿西莫格鲁在《国家为什么会失败》一书中提到:“政治过程决定了人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经济制度下,政治制度决定了这个过程如何运行个人才能在社会的每个阶层都很重要,但是需要一个制度框架把它转化成积极的力量。”制度对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起着关键性作用。正如我们最近提倡的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如果这没有一套完整有效的激励机制,人们便不会有这种动力和积极性,就无法将内在软实力转化成生产力。

在我国,我们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同时也存在一系列无法忽视的问题与矛盾,我们应该直面现实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迎难而上。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为人民谋幸福?十九大报告为我们指明了未来前行和发展的方向,也让中国朝着建立一套涵盖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等方方面面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而努力。

作为中南大学子,作为一名经济学子,我意识到,原来“博文明理,厚德济世”的校训早已深深镌刻于我的心底,正指引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我们目前能做的,便是博览群书,夯实经济学理论基础,养成良好的品德修养;将来要做的,便是为祖国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建言献策,经邦济世,为中国梦的实现、为这世界贡献一己之力!(陈鸿志)